2023年度教学设计责任6篇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7-10 16:00:04 点击:

教学设计责任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膛、恕”等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宽恕、欣慰、感触”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旁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承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责任6篇,供大家参考。

教学设计责任6篇

教学设计责任 第1篇

教学目标:

1、学会“膛、恕”等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宽恕、欣慰、感触”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旁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旁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生字,学习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学会“膛、恕”等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宽恕、欣慰、感触”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叫责任吗?(板书课题),引导质疑进入学习。

全班齐读课题,并质疑。

二.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语。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引导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3、出示本课生字,认读,正音,指导口头组词。

4、出示本课词语,朗读,理解。

5、指导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找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旁批感受。

1.个别分段朗读课文。

2.评价朗读情况。

3.认读本课生字,正音,口头组词。

4.朗读,理解本课词语。

5.轻声朗读课文,找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旁批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小组讨论:这篇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全班交流,归纳各自然段段意。

3、再读课文给同桌听,读完讨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本文的责任体现在哪里?

1.小组讨论:这篇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全班交流,归纳各自然段段意。

3.再读课文给同桌听,读完讨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扩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完成作业。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旁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感悟体会

1、出示自学提纲,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学,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1)小里根的“过失”指什么?

(2)你能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一下小男孩与父亲的对话内容吗?

(3)请两组学生表演。

(4)小男孩是怎样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的具体句子。

2、反馈学习情况,并随机出示重点句子,朗读体会。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

1.根据自学提纲,进行自学,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反馈学习情况,并朗读体会重点句子。

3.有感情朗读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

三、整体回归,揣摩写法。

1.师谈话总结本课内容。

2、指导怎样写好一件事?

学习写法。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练习题。

完成课后思考练习。

板书:

起因:打碎玻璃有过失

经过:父亲:严肃 应自己负责任以小 小时勇于承担责任

责任:儿子:挣钱 承担过失 见大 长大能成就大事业

结果:成为总统 懂得责任

教学设计责任 第2篇

设计意图:

针对目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过多,责任意识相对较弱的情况,教学中侧重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在教材呈现上,注意体现体验性、探究性学习的特点。以问题的形式切入,给学生更多自己思考的空间,并注意针对学生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道德辨析,提高道德认识,同时适当地进行行为指导,注意道德教育的激励作用和榜样作用,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参加学习活动,愿意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互相鼓励,互相学习的同时,给学生一些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目标:

1.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知道自己的事情能做成应该自己做,作为家庭、学校、社会的一员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3.懂得怎样做才是一个有责任的人。

活动重点: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活动。

活动准备:

课件、生活记录卡等。

活动过程:

师: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我是谁”大家已经知道了每个人在不同的生活场所,他的角色是不同的,那么怎样才能当好自己的角色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我的责任”。

板书:第二课我的责任

师: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这个道德谁都懂。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些事情该谁做。

板书:一、这些事情该谁做

(师课件展示四幅图片:房间该谁收拾?书包该谁收拾?家务该谁来做?教室该谁打扫?)

师:这些事情该谁做?

生:踊跃发言自己的房间自己收拾,书包自己收拾……

师:同学们表现很好,都很会做事情。课前老师要求大家观察一天的生活中家里人为自己做了哪些事,并记录下来。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记录,在小组中与同学交流,并一起分析哪些事情是自己做的,哪些事情是自己不会做的。说一说,对于会做的事,自己是否做了。

生:我会做的事有:洗碗、洗菜、整理房间等。不会做的事有:买菜、看医生等。

师:同学们很勤劳,都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请同学们归纳、思考一下,在不同的场合,哪些事情是我们必须做的?哪些事情是我们可以参与做的?请同学们上台写。

(小黑板出示:我该做什么?

1.在家里:2.在学校班级里:3.在社会上:)

(生在答题卡上认真地写。)

(板书: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
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家中、学校、社区的事情应该积极参与。)

师:看来,同学们很会做事情,都是个能干的好孩子。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事的道理,就应该积极地去做。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具体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怎么办呢?

(课件展示三幅图片。)

(板书:我们的好主意。)

(学生积极举手发言)生:我告诉妈妈,认真一点,多洗几次就干净了……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办法。请大家谈一谈有没有和图中同学类似的情况,同桌互相讨论,想一想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生:我洗自己的衣服,妈妈担心洗不干净。我就学着大人洗衣的方法,洗干净了再让妈妈检查……

(板书:先拿出自己的意见,然后再与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同学商量一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同学们的办法真多,既做好了事,又锻炼了自己。在家里,在学校里,我们有许多事情可以做。我们都来给自己找个合适的岗位,做个有责任心的人。

(板书:给自己找岗位。)

(课件展示找到岗位的四幅图片。)

师:还有其他岗位吗?下面我们在班里找一找自己的岗位。找到后,要制订你的计划,并宣布一下。

生:擦讲台、擦门窗等。

师:同学们都很热爱劳动,热心为同学服务,找到了自己合适的岗位。回家与家长商量一下,给自己找一件具体的事情做一做(例如扫地,饭后收拾碗筷)。

(板书:要适合自己,力所能及。)

师(总结):希望同学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在不同的生活场所当好自己的角色,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好孩子。

教学设计责任 第3篇

一、导入教学

上一讲我们分析了我们作为社会成员之一,毫无疑问需要承担责任,各种各样的责任。那么,面对责任,我们如何面对?如何承担?就成为下面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节,我们主要帮助同学们认识承担责任的代价和意义,在责任面前学会正确的选择,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责任。

二、框题:

“承担责任意味着什么”讲授

(一)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1、引导学生分析p19“当班干部的利弊得失”

(1)形成对学生不愿意当班干部的看法的认识:一是,不想当班干部的人只看到了责任的代价而没有看到责任的好处和意义;
二是,不想当班干部的人是在需要付出代价时选择了逃避。

(2)我对担任学生干部的看法:应积极争取为同学为班级服务的机会,这是一种勇于承担的表现,可以多方面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意识和能力。

2、承担责任的负面影响

(1)负面影响的表现p20段(一)

(2)做人的基本要求:

不能逃避责任,推卸责任,要勇敢地挑起责任的担子。

(3)对斯迈尔斯名言的理解

(4)李岚承担讲解员的分析

①李岚付出了这样的代价:

耗费了李岚的学习娱乐时间

影响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培养

影响了健康

②对做法的评论:

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李岚付出代价的背后是她对人生价值的正确理解,使她的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二)承担责任对个人,对社会的好处

1、承担责任的好处

p21段(一)

2、相关联接

得出结论:承担责任,肩负使命,实现国家、集体、个人的和谐,体现了社会进步和人生充实

3、p21—22问题

李凡:参加裁判执法。

理由:是对学校负责任的表现,培养了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消极影响也在可以认同范围内

王立:打扫除

理由:同上

赵兰:尽可能帮助

理由:同上

三、框题:

“不承担责任有什么后果”讲授

(一)杨某不履行赡养父母责任的案例分析

1、列举生活中各种不负责任的事例(现象)

不遵守交通规则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

不遵守合同引发合同纠纷,丧失商业信誉

2、杨某行为带来了哪些后果?

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

失去了别人的信任和帮助

(二)不承担责任的社会后果

1、通过杨某事例可以得出p22—23段

2、p21问题解决问题

①进言。一个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社会负责,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②可能后果:学习成绩下降,兴趣下降,失去老师和同学的关心。

教学设计责任 第4篇

教材分析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是《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负担”中的第三课。根据课程标准“我的家庭生活”的第二条“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而编写。本课由“我的家庭贡献”“我也有责任”两个话题构成,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作为孩子,我们对家庭也要有自己的贡献。家庭的事情大家都来做,作为家庭一员,孩子在家庭中也有责任,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承担这些责任、怎样才能做好。

教学目标

1.懂得子女作为家庭成员要为家庭的幸福美满贡献一份力。

2.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3.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中一员的责任,学会自理,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4.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培养学生做事有计划、用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家庭的成员不分年龄大小在家庭中都需要做出贡献,在体会到父母的爱的基础上,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

2.每一个人在享受着家庭的温暖的同时,也要为家庭生活的美满幸福出一份力量,乐意为家庭持之以恒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准备

1.“家务承诺书”以及“家务记录表”。

2.活动作业纸:我的()责任书,彩色纸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回顾上节课内容,呈现课题。(板书: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二、我也有责任

学习环节1:听故事,思考与交流

1.出示思考的问题:

(1)故事中金轩承担的家庭责任是什么?他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吗?从哪里看出来?

(2)金轩爸爸所说的“负责任的精神”,你是怎么理解的?

2.播放故事。

3.学生交流。

4.小结:金轩决定承担照顾金鱼的家务活并很好地尽到了他的责任。就像在文中说的,他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对与爸爸之间的约定负责,对金鱼负责并且负责到底。这就是“负责任的精神”。(板书:责任、负责任的精神)

设计意图:

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始教学,通过听故事、聊故事等活动,拉近学生与本课教育主题的距离。

学习环节2:联系生活,讨论与合作

1.教师过渡:“家”是一个特别的地方,这里有爸爸妈妈这样的大人,也有金轩一样的小孩。在家庭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的家庭事务,因此需要有负责任的精神,坚持负责到底。如果没有负责任的精神,我们的家庭生活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2.出示插图:请学生说说感受并猜猜他家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预设:

(1)可能是因为家长承担所有的家务,但因为某种原因,就没有时间整理了。

(2)可能是因为有些家务是孩子承担的,但做了一段时间嫌麻烦,不愿再做了。

(3)可能在这个家,谁也不愿干家务。

(4)可能是他们的家务劳动根本没有合理的分工,谁负责也不清楚。

(5)他们家的成员缺乏“负责任的精神”。

……

3.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交流:

我家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吗?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小组讨论:

为什么在家庭生活中需要这种“负责”精神?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说你的理由。

5.全班交流。

预设:

(1)有了“负责”精神,我们的家庭生活才会幸福。我们家要是请客,客人走了之后,爸爸妈妈和我都是一起干活的,每个人都要负责一块家务活。

(2)有了“负责”精神,每个人才能把自己承担的家务劳动做好。例如我在家负责每天倒垃圾,妈妈负责烧饭做菜,爸爸负责洗碗,这样家里就不会乱套了。

……

6.小结:的确,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家庭责任承担。大人要尽责,作为孩子,我们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如果缺乏“负责任”的精神,仅凭一时兴起而承担一些家务,过段时间就不管、不做,那么我们的家庭生活就会变得很糟糕。

设计意图:

猜测插图发生的原因,结合过往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理解“负责精神”

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三、我的“负责精神”

学习环节1:谈谈负责的精神

1.教师过渡:这段时间我们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承担了什么责任?

2.组织学生结合在学习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时写下的“家务承诺书”交流自己这段时间在家庭生活中承担的责任。

预设:扔垃圾是我承担的家庭责任。

摆碗筷是我承担的家庭责任。

……

3.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责任承担及完成情况记录,谈谈自己的负责精神。

(1)小组交流:你坚持完成这些家务了吗?你从中感受到了自己的负责精神吗?

(2)全班分享。

(3)评价反馈。

预设:对自己的负责精神感到满意的同学,结合大队部雏鹰争章活动颁发“负责任奖章”。

4.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与交流,我们每一个人都重温了自己的“家务承诺书”及

“家务完成情况记录表”,很多同学都在坚持完成这项家务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的负责精神,真的很棒!

有了为家庭负责的精神,我们就会处处为家庭着想,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会认为家庭事务只是大人的事情。

有了为家庭负责的精神,我们就会坚持完成自己的家庭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得到不同的收获。

设计意图:

联系第五课的内容,回顾与交流自己承担家务劳动的实况,感受自己的负责精神。同时,结合学校大队部雏鹰争章活动,采用奖章激励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家庭责任意识。

学习环节2:谈谈负责的收获

1.组织学生听阅读角故事《童年小事》,讨论:主人公坚持完成了自己的家庭责任,

他从中收获了什么?

2.教师随机采访班里“负责任奖章”获得者:说说自己在尽责过程中的收获。

3.小结:富有负责任的精神对自己带来的是成长,对家人带来的是温暖,对家庭带来的是自己的一份贡献。因为,有了为家庭负责的精神,我们就会处处为家庭着想,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会认为家庭事务只是大人的事情。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与总结,再次帮助学生理解“负责精神”对自己、对家庭的重要意义。

四、制定“()责任单”

1.教师过渡:为督促自己坚持完成自己的家庭责任,照料金鱼的金轩有个好办法,就是制定照料金鱼责任单。我们也可以向他学习,制定自己的责任单。

2.组织学生制定自己的责任单,可以回顾以往自己做得不太好的家庭事务承担,重新制定责任单。也可以就下个阶段想要承担的家庭责任进行制定。

3.小组交流,全班分享。

4.请学生在课后将“()责任单”张贴在家里合适的地方,从而督促自己坚持完

成所承担的家庭责任。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对过去生活进行回望,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反思过往经验的基础上,将新的学习经验用于调整下一阶段的生活。

五、总结

1.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总结:作为孩子,我们也有自己的家庭贡献和责任。但愿我们都能以负责任的精神,坚持完成自己的家庭责任。

教学设计责任 第5篇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子女作为家庭成员要为家庭的幸福美满贡献一份力。

【能力与方法目标】

提高自理能力。

【知识目标】

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中一员的责任,学会自理,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为家庭尽责任,懂得不管年龄大小,家庭成员都要承担家庭责任,要有负责任的精神。

【难点】

每个家庭成员都要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三、教学方法

活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播放《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大头儿子做家务的片段,提问:你们在家也会像大头儿子一样做家务吗?

教师总结:大头儿子的做法值得我们每一个同学学习,大家要像他一样为自己的家庭出一份力。引入《我的家庭责任与贡献》。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我的家庭贡献

(1)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家都帮家人做了哪些事情?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很重要。只有每个成员都对家庭做出贡献,我们的家庭生活才会更幸福。

(2)出示三幅图片,第一幅是照顾生病的爸爸,第二幅是照顾妹妹,第三幅是和爸爸一起打球,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发现家人相互陪伴,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的事情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就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作为孩子,我们对家庭也要有自己的贡献,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能与家人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

(3)让学生从家庭任务袋中抽取任务,并说说会如何完成。

学生做完活动后教师总结:我们孩子是维系家庭成员亲情的纽带。运用创意为我们的家庭事务出主意,并尝试着将我们的妙计转化为行动,这也是我们作为孩子对家庭的贡献。

2.我也有责任

过渡语:家是一个特别的地方,这里有爸爸妈妈这样的大人,也有像我们这样的小孩。在家庭中大人要尽的责任,我们年纪虽小,但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

出示材料:赵晋豫7岁时,一场车祸使母亲瘫痪在床,成为植物人。两年后父亲也因照顾家庭心力交瘁而患病,失去了工作能力。为了让妈妈早日康复,这个身高不足1.6米的少年从小学二年级起每天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照顾妈妈,他给妈妈翻身揉搓擦洗,生怕久病卧床的母亲身体长脓疮,他每天陪妈妈说话,他每天坚持5点半起床,一坚持就是7年,烧水做饭,喂药喂饭,帮妈妈翻身按摩,照顾爸爸,每天都到很晚才能静下来安心学习。

小组讨论提问:如果晋豫不照顾爸爸妈妈,他们家庭会怎样?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总结:家庭责任的承担不能仅凭一时兴起,需要有负责人的精神,坚持负责到底!富有负责任的精神对自己带来的是成长,对家人带来的是温暖,对家庭带来的是自己的一份贡献。因为,有了为家庭负责的精神,我们就会处处为家庭着想,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会认为家庭事务只是大人的事情。

环节三:巩固提高

制定自己的责任清单,并且小组内展示。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为孩子,我们也有自己的`家庭贡献和责任。但愿我们都能以负责任的精神,坚持完成自己的家庭责任。

作业:将自己做好的责任清单张贴在家里最醒目的位置,提醒自己每天都能坚持完成。

五、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责任 第6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能力;
具有关爱集体的实践能力,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行为能力,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善于团结他人的能力

觉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情操;
树立责任意识;
体验团结就是力量的自豪感和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弄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关爱集体。

三、教学方法、手段:

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己举例,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用具体、生动的事例以及美妙的歌曲感染、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四、板书设计

第一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一、我是集体一员

1、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2、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二、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1)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2)如何关爱集体?关爱集体的表现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课件中的歌曲《爱的奉献》,鼓励学生一起唱。

(教师提问):(1)歌曲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两句歌词是什么?(2)这些歌词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

(1)歌曲中印象最深的两歌词是“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2)这些歌词说明了学会负责任,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的意义: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有助于我们实现远大的理想。

(二)讲授新课:

一、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1、我是集体的一员

【为什么毕业20年后仍能感受到当初班集体的温暖?】

(1)集体和个体的关系

①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②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这个班级的学生会受到什么影响?】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的实现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2、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李泽群是多管闲事吗?】

不是,是关爱集体的表现。

(1)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集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集体,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小铭为什么犹豫?】不知道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2)如何关爱集体?关爱集体的表现:

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

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⑶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从而能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善于团结他人。

(四)巩固新课:

先浏览一遍板书内容,边问边答讲过的一些知识点。

师生一起唱《爱的奉献》,体会其中的歌词说明的道理。

(五)课后思考

1、为什么众人拾柴火焰高?

2、为什么三个和尚却没水喝?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责任 教学设计责任6篇 教学设计责任(合集6篇) 教学设计任务包括什么
上一篇:2023班会教案端午汇编19篇
下一篇:五年级语文三单元教学设计17篇(2023年)

Copyright @ 2020 - 2025 才豪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才豪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0012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