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浙教版教学设计集锦7篇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7-10 18:15:03 点击:

浙教版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能按提供的音节,写出同偏旁的字。2、初步学会修饰语和中心词的搭配、常用量词的运用,以及常用反义词的寻找。3、加深理解学过的课文内容,会默读指定的短文,读后能回答有关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浙教版教学设计集锦7篇,供大家参考。

浙教版教学设计集锦7篇

浙教版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目标:

1、能按提供的音节,写出同偏旁的字。

2、初步学会修饰语和中心词的搭配、常用量词的运用,以及常用反义词的寻找。

3、加深理解学过的课文内容,会默读指定的短文,读后能回答有关短文的简单问题。

4、能看图回答问题,再写几句话。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修饰语和中心词的搭配、常用量词的运用,以及常用反义词的寻找。能看图回答问题,再写几句话。

教学难点:加深理解学过的课文内容,会默写指定的短文,读后能回答有关短文的简单问题。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按提供的音节,写出同偏旁的字。

2、初步学会修饰语和中心词的搭配、常用量词的运用,以及常用反义词的寻找。

3、加深理解学过的课文内容,能把句子写完整。

教学过程:

一、提出本节课学习要求。

二、教学第一题。

1、指名读题,审题,明确要求。

2、独立尝试作业。指名两人上黑板填写。

3、共同评议、纠正,揭示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4、答案:

虫:蝌、蚪、蚕、蛾月:脱、胖、脑、肚

石:确、碰、碧、破提手旁:指、披、扫、换

三、教学第二题。

1、独立审题,尝试练习。

2、用指名读的方式进行检查、评议。

3、订正。

4、答案:一粒种子一条鲤鱼

一只青蛙一面红旗

一件衣服一束鲜花

一位老大娘一张请假条

[补充:一()米一()事情一()老师一()红领巾一()镜子]

四、教学第三题。

1、读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尝试写“长”的反义词。先指名说,再评议、纠正,最后写下来。

3、其余几个字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联系。

4、答案:长--短吞--吐

新--旧黑--白

穿--脱瘦--胖

五、教学第四题。

1、明确题目要求。左边一排的4个词语都是表示一样东西名称的词,右边一排的4个词语是说明这些东西“怎么样”。

2、照样子,把左右两边的词语恰当地连起来。启发学生从物品的形状、味道等方面进行思考。

3、用指名读的方式进行检查、评议。

4、订正。

六、教学第五题。

可按课文内容填空。

1、(太阳)、(北极星)、(大树)是大自然天然的指南针。(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答案)[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答案]

2、(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

3、(茧子)是蚕姑娘漂亮的新房。

(如果学生有难度,可以引导学生读蚕姑娘的第6段。)

七、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的相应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默读指定的短文,读后能回答有关短文的简单问题。

2、能看图回答问题,再写几句话。

教学过程:

一、提出本节课教学目标。

二、教学第五题。

1、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第1次默读:要求读准带拼音的字,读通课文。反馈,指名读短文。

3、第2次默读:要求对照短文后面的两个问题,边读边想边划,并借助插图。

4、指名回答短文后面的问题,师生共同评议、纠正。

5、答案:全文共3段。黄气球是小伙伴们放的。他们怕小勇寂寞,更希望小勇的病快些好,所以放黄气球来探望小勇,陪伴小勇。

三、教学第七题。

1、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带着第1个问题仔细看图。反馈:先指名回答,再评议、纠正,最后按问题的要求把话说正确、完整、通顺。

3、讨论第2个问题,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补充。

从这两方面思考:⑴、怎样对待青蛙?说说理由。

4、按问题2的要求,把话说正确、完整、通顺。

5、把1、2两题的答案连起来说几句话。

6、独立完成写话练习。

[参考答案:青蛙在稻田里捉害虫。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我们应该保护它。(鼓励学生多说几句,多写几句。)]

四、完成其余课堂作业。

浙教版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目标:

1.知道从小要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病、做、给、讲、故、事、听;
认识“病字旁”,会根据偏旁写字。

3.初步学会听写句子,会用“我给谁做什么”的句式说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认识“病字旁”,会用“我给谁做什么”的句式说话。

2.教育学生要学会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揭示课题,图文结合,学习生字“病”、做”。学习课文第一、二句。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新课。

出示课题,齐读。读了课题,小朋友,你知道课文讲了谁呀?(奶奶)奶奶怎么样呀?(奶奶笑了)奶奶为什么会笑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解决这个问题。

二、放课文录音,要求小朋友仔细听,听准生字的读音。

三、布置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1、读读带有音节的字,看清生字的字形。

2、课文一共有几句话,在每句话后面用“/”做上记号。

四、边观察画面,边学习课文第一、二句。

1、打开投影仪。

提问:小朋友,图上画着哪些人?(图上画着奶奶和冬冬奶奶怎么会躺在床上呢?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2、学习生字“病”,认识病字旁。

①出示生字卡片:病。教学“病”,结合教学“病”字旁,带学生书空“病”字旁,告诉学生“病”是半包围结构,看课本上书写笔顺书空。

②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两遍。注意里边是“丙”,不是“两”。

3、指导读一。二句,帮助学生理解“病了”就是“生病了”。

4、奶奶生病了,妈妈又不在家,冬冬就来学做妈妈,照顾奶奶。出示生字卡片:做。教学“做”。

①帮助学生分析字形。

②扩词帮助理解意思“做工作、做好事、做个好学生”。

③指导书写。

5、指导朗读第一、二句,注意读好“我”,读出“我”会照顾奶奶的自豪的语气。教师范读,学生练习。

6、小结:课文的第一、二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五、课堂作业。

1、在课堂作业本上抄写“病”和“做”各三个。

2、在课堂作业本上书写“病”的笔画笔顺。

六、课外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检查,继续学习课文,学习五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并口头组词。

2、出示卡片:bìnɡ zì pánɡ,指名板演,并说说哪个字是病字旁?

3、指导朗读课文。

二、继续学习课文,结合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1、谈话导人: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冬冬的奶奶生病了,可是妈妈不在家,冬冬很乖,她就学着妈妈的样子照顾奶奶,那么,冬冬是怎样学做妈妈的呢?

2、打开投影仪,用投影覆盖片分别出示倒开水、拿苹果和讲故事。并出示旬式:我给奶奶做什么。让学生练习说话。(我给奶奶倒开水。我给奶奶拿苹果。我给奶奶讲故事。)让学生看图反复练说。

3、发散性练习说话:我给。

4、那么,课文里边是怎么写冬冬照顾奶奶的?指名学生读第3句话,说说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指导朗读。

5、读第4句话,说说这句话又告诉我们什么?理解“还”,使学生知道,因为前面已经讲了两件事了,给奶奶倒开水和拿苹果,又讲了故事给奶奶听,所以用了“还”。指导朗读。

6、奶奶后来怎么样了?齐读最后一句。

①讨论:奶奶为什么笑了?(结合插图)

②指导朗读。

奶奶/笑了。

③想象说话。

妈妈回来了,会怎么说呢?(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自由练说。)

7、学习生字:给、讲、故、事、听。

三、齐读课文。

四、巩固练习。

1、出示7个生字的卡片,认读,开火车读。

2、齐读课文。

五、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给、讲、故、事,听。重点指导“重”。

2、在作业本上写出讲、事的笔顺。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巩固练习,深化导行,进行作业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生字卡片。

2、给“事、听、讲”口头组词。

3、完成课堂作业第3题。

二、感情朗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学生评议。

2、齐读课文并配上动作。

3、想象说话,冬冬把奶奶照顾得那么好,妈妈回来了,会怎么说呀?

三、深化导行

1、冬冬虽然年纪小,却非常懂事。她在妈妈不在家的情况下,把奶奶照顾得好好的,奶奶开心地笑了。小朋友,你觉得冬冬是个怎样的孩子?

2、学了课文,你准备怎样向冬冬学习?(启发学生用“我给谁做什么”的句式说)

3、练习《课堂作业》第5题。

四、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2、4两题。

浙教版教学设计 第3篇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懂得从小要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2、会用文中句式“我给谁干什么”练习说话,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能利用投影进行想象说话和复述课文的练习。

4、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会用“我给谁做什么”的句式说话。

2、利用投影想象说话和复述课文。

教学方法:

重点突破法学习迁移法

教学准备:

投影录音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利用生字卡片开双轨火车(同桌一人读,一人组词)

2、尝试听写生字,利用卡片直接纠正

二、投影质疑:

出示投影①

1、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课文《奶奶病了》。(出示课题)

2、出示投影①

①观察力培养:你能从这幅图的哪些地方看出奶奶病了?

②质疑:你能想象出奶奶当时会怎么样?(略)

是啊,生病的人可痛苦了,可你们看,图上奶奶的表情是臬的?(笑咪咪)这是怎么回事呢?

三、初识课文:

听录音,看课文,自由说说奶奶为什么笑了?

四、学习重点句:

1、说话练习

(1)出示投影②:①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板书:倒开水)

②她会怎么做,怎么说?

③奶奶又会怎么说?

④连说三个问题。

(2)小结方法:刚才这幅图,我们说了哪3个问题?

(小黑板出示投影②的学习方法)

(3)出示投影③④

①请同学们自由选择1幅图,按刚才的办法说一说。

②指名说,反馈、评议。(板书:拿苹果、讲故事)

③同桌互说刚才没说过的寻副图。

2、文字训练:

①冬冬为奶奶干了哪些事?文中中句话写出了这一点?用“”划出

②自由读一读,用“·”标出表示动作的词。

我们朗读时,应该把它们读成重音。

3、朗读训练:

①齐读重点句

②范读,生听、比较,再齐读

③我们在读的时候,可以发现写讲故事这件事时,和前两件有何不同?

④理解“还”的用法,并用“还”说一句话。

⑤同桌分角色表演读,配上表情与动作

4、发散训练

出示句式“我给谁干什么?”说说我还会给奶奶干什么?

五、学习1、2、4句:

1、正因为我给奶奶倒开水、拿苹果、讲故事,所以奶奶笑了,好为什么笑?

2、冬冬怎么会想到去做这些事的呢?

六、导行:

1、如果妈妈在家,你认为冬冬还会这样干吗?

2、由此可见,冬冬是个怎样的孩子?

3、如果你的奶奶病了,你会怎么做?

4、说说其他时候,你会给谁干什么?

(出示句式:我给)

七、回归整体:

1、朗读全文

2、看投影、板书复述全文。把今天的事,告诉下班回来的妈妈。

3、看板书背课文。

浙教版教学设计 第4篇

一、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共有6道题。1、2题是词语的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通过把成语补充完整,理解成语的意思,从而积累成语;
给两个表示色彩的词后面上三个表示事物名称的词组成词组,从增加词语的积累。3、4题是句的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通过填表格把感叹句的意思补充得具体明白;
在理解前后分名意义联系的基础上,选取有关关联词填空,画龙点睛确地表情达意。第5、6题是阅读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按日出的过程给文分层,列背诵提纲,并在熟读的基础上,按提纲背诵,给短文分段、写段意,概括全文内容。

二、 教学目标

1、会把指定的成语补充完整,并理解它的`意思;
会给“金灿灿”一表地色彩的词后面填上合适的词组成词语。

2、能把感叹句意思补充具体明白,能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3、能给短文列出提纲,在熟读短文以后能根据提纲背诵。

4、能给短文划分段意,写出段落大意,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能给短文列提纲,在熟读短文后能根据提纲背诵。

教学难点:用段意归并的方法,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四、 教学准备

小卡片、成语词组。

五、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 教学目标

指导并完成第1—4题。

(二) 教学过程

1、指导练习第1题。

(1) 读题、审题。明确题目(答题步骤):①填上合适的字,把成语补充完整;
②解所填字的意思③说说整句成语的意思。

(2) 完成作业。这些成语来自课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难点在于解释点字及整个成语的意思,学生有困难可查成语词库。

(3) 交流。帮助作业中有错误的学生改正错误,重点是所填字的意思,出示答案。澜:大波浪鸟语:鸟的叫声乐:愉快危:高千:形容数量多。

2、指导练习第2题。

(1) 读题、审题、明确题目已知条件是表示色彩的词;
要填的词是表示事的名称的词语(什么)。

(2) 完成作业。先让学生想想哪些事物是金灿灿的,红彤彤然后做书面作业。

(3) 交流。小黑板出示答案:

金灿灿的谷子红彤彤 晚霞。

桔子太阳。

油菜花 炉火。

3、 指导练习第3题。

(1) 说说要求。这道题是要把句子写得具体。明确要求后,可让学生读读《桂林山水》一文,想想如何写得具体的方法。(有的补充“程度”有的补充打个比方)

(2) 独立作业,纠正

4、 指导练习第4题。

(1) 读题、审题。明确完成作业的关键前后两个分句意义上的关系,然后选用相应的关联词语填入空格。

(2) 尝试练习(1)题,读题后辨明前后句意义上的关系:漓江的水很静“因为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是果,应选“因为”“所以”。

(3) 完成作业,交流出示答题:(1)(因为)(所以)(2)(不是)(而是)(3)(虽然)(但是)(4)(一)(就)(5)(不但)(而且)(6)(只有)(才)。

第2课时

(一) 教学目标

指导并完成第5、6题。

(二) 教学过程

1、 指导练习第5题。

(1) 读《日出》看看有几句话。

(2) 想一想这四句话分几层意思。

(三层:第1句/第2句、3句/第4句)

(3) 讨论:为三层意思列提纲。(提出一个问题,帮助思考:太阳么样了?)

① 太阳露出小半边脸。

② 太阳使劲向上升,跳出海面。

③ 太阳放出夺目的光彩。

(4) 进行背诵:学生试背。

2、 指导练习

(1) 细细地自由读课文。同桌间可以轻声议论。然后完成作业第1题。教师指导作业有困难的学生。

正确答案是:①B ②A ③A

(2) 再读课文,完成练习(2)。教师巡视时,重点指导第三段大意的语言组织。有一次富尔去做什么?发生了什么情况?受到了什么诏发?

第2题答案:

第一段落(第1自然段):富尔顿是美国工程师、发明家。

第二段落(第2自然段):富尔顿小时只爱画画,不爱读书

第三段落(第3、4自然段)有一次富尔顿去钓鱼,小船遇到大风,他从实践中领悟到要学好科学知识。

第四段(第5自然段):富乐尔顿奋发读书,后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机船厂。

第3题答案:富尔顿是美国的工程师、发明家。他小时候爱画画,不爱读书。一次去钓鱼,小船遇上大风,从实践中领司到要学好科学知识,从此奋发读书,后来发现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机船。

(3)三读课文,把各段大意归并起来,完成练习(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把各段大意归并成主要内容时,既要做到表达的完整,又要注意文字的简练。如段意中每段都要提富尔顿这个名字,在连接主要内容时只要提一个,有时可用代词“他”替代,有时可省略。

(4)交流反馈,纠正错误。

浙教版教学设计 第5篇

教学内容:

练习与应用的第5~7题,“探索与实践”的题目。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让学生通过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探索与实践

出示第8题题目。

指导学生理解题目:“连续的3个自然数”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说说。

学生独立思考这3个问题,在本子上适当记录。

小组内交流,把困惑、疑点、不同意见的地方记录下来。

(1)a+b+c的和等于3b。

(2)3X=99 X=33

(3)5n=55 n=11

很多学生在做这道题时会感到比较困难,要让有能力的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多举例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补充:依此类推,9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99,你能用方程算出中间的一

个数是多少吗?

解:设中间一个数n。

9n=99

n=99÷9

n=11

第9题

学生读懂题目意思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和同座位同学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全班交流:

(1)从第一个天平可看出,一个梨子的质量相当于3个苹果的质量。

(2)从第二个天平可看出,三个苹果的质量相当于6个桃的质量。

(3)因此,一个李子的重量相当于6个桃子的质量。

二、评价与反思

组织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三、课堂作业

练习与应用的第5~7题。

浙教版教学设计 第6篇

教学要求

1、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写字。

2、朗读背诵儿歌。

3、拼拼读读、画画说说的综合练习。

4、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习对话。

教学重点

1、写字训练。

2、读背训练。

3、学习字词句。

4、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图上画了什么地方?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

(2)认读拼音词。

(3)小结。

2、指导画小手。

(1)出示挂图。思考: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小手的?画小手需要哪些东西?

(2)指名回答。

(3)小结。

3、指导说小手。

三、练习

第二课时

一、审题

1、指名读题,老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3、练习

(1)集体书空练习。

(2)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仿影。

(3)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二、教学第三题

1、指名读第题目。

2、说说题目中有哪些要求。

3、学生借助拼音练读。

4、看图理解儿歌的意思。

5、练习读。

第三课时

一、审题

二、指导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画的意思。

2、指导说话。

(1)小猴是怎样问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2)小猴在干什么?小猴是怎样还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

三、练习

1、指名回答图旁的问题。

2、将两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说。

四、反馈

1、同桌分角色表演。

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3、评议。

4、学生演练。

5、评价小结。

浙教版教学设计 第7篇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懂得从小要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2、会用文中句式“我给谁干什么”练习说话,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能利用投影进行想象说话和复述课文的练习。

4、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会用“我给谁做什么”的句式说话。

2、利用投影想象说话和复述课文。

教学方法:

重点突破法学习迁移法

教学准备:

投影录音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利用生字卡片开双轨火车(同桌一人读,一人组词)

2、尝试听写生字,利用卡片直接纠正

二、投影质疑:

出示投影①

1、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课文《奶奶病了》。(出示课题)

2、出示投影①

①观察力培养:你能从这幅图的哪些地方看出奶奶病了?

②质疑:你能想象出奶奶当时会怎么样?(略)

是啊,生病的.人可痛苦了,可你们看,图上奶奶的表情是臬的?(笑咪咪)这是怎么回事呢?

三、初识课文:

听录音,看课文,自由说说奶奶为什么笑了?

四、学习重点句:

1、说话练习

(1)出示投影②:

①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板书:倒开水)

②她会怎么做,怎么说?

③奶奶又会怎么说?

④连说三个问题。

(2)小结方法:刚才这幅图,我们说了哪3个问题?

(小黑板出示投影②的学习方法)

(3)出示投影③④

①请同学们自由选择1幅图,按刚才的办法说一说。

②指名说,反馈、评议。(板书:拿苹果、讲故事)

③同桌互说刚才没说过的寻副图。

2、文字训练:

①冬冬为奶奶干了哪些事?文中中句话写出了这一点?用“”划出

②自由读一读,用“·”标出表示动作的词。

我们朗读时,应该把它们读成重音。

3、朗读训练:

①齐读重点句

②范读,生听、比较,再齐读

③我们在读的时候,可以发现写讲故事这件事时,和前两件有何不同?

④理解“还”的用法,并用“还”说一句话。

⑤同桌分角色表演读,配上表情与动作

4、发散训练

出示句式“我给谁干什么?”说说我还会给奶奶干什么?

五、学习1、2、4句:

1、正因为我给奶奶倒开水、拿苹果、讲故事,所以奶奶笑了,好为什么笑?

2、冬冬怎么会想到去做这些事的呢?

六、导行:

1、如果妈妈在家,你认为冬冬还会这样干吗?

2、由此可见,冬冬是个怎样的孩子?

3、如果你的奶奶病了,你会怎么做?

4、说说其他时候,你会给谁干什么?

(出示句式:我给)

七、回归整体:

1、朗读全文

2、看投影、板书复述全文。把今天的事,告诉下班回来的妈妈。

3、看板书背课文。

八、布置作业:

作业本:按课文填空

板书设计:

奶奶笑了

谁 倒开水

干什么 病了→我 拿苹果 →笑了

说 讲故事(还)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集锦 浙教版 浙教版教学设计集锦7篇 浙教版教学设计(集锦7篇) 浙教版教案
上一篇:2023年草原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热门7篇
下一篇:教学设计理解14篇【完整版】

Copyright @ 2020 - 2025 才豪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才豪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00128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