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论证意见(3篇)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9-02 10:00:03 点击:
篇一: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论证意见
一、专业现有实习实训基地概况
多年来,学校十分重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尤其采矿技术专
业更是省级重点特色专业,校内已经建立起比较稳定的实习实训
室有焊工、钳工、车工、矿井通风等多个,校外与四股泉煤矿、刘园子煤矿等大型企业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这些校内外实习实
训基地每年都能接纳学生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综合实习。
校内的各专业实验室设备先进齐全,各专业的实验设备总投资已
达
50多万元,如,兽医专业的实验设备,不仅包括教学实验的整套设备,而且包括孵化器、饲料机组等用于生产的整套设备;
机电专业有各种普通机床和先进的数控机床;计算机专业有各种
品牌微机
30多台;幼师专业的各类琴房设备先进齐全。学校对
现有的实验设备和各实习基地能够科学管理、高效利用,对提高
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学校拟建设畜牧兽医专业、机电技术及应用专业两个实习实
训基地的论证
1、两个基地建设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两个基地建设项目的提出是学校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
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县职教中心建设工作的意
见》的文件精神,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职教中心内涵建设,为
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必然要求。义县职教中心作为义县地区唯一
一所集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机构,承担
着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用型人才的重要
任务,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实施农业现代
化和农村城镇化,使之成为当地人才培养、科学技术推广、生产
示范和信息服务的中心是一直以来学校努力的方向。
建设该项目的提出更是响应义县县委号召,适应义县地区经济结
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就业再就
业的必然要求。“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把棚菜、育种、林果、畜牧业作为发展义县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十一五”期
间县委县政府又提出了“工业强县、农业富县、旅游明显、和谐
兴县”的战略目标,义县是农业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根据义
县地区的自然特点和经济特点,义县职教中心提出了在“十一五”
期间建设畜牧兽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和机电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紧缺人才的构想,是十分必要的。
2、两个基地建设项目提出的可行性
我校畜牧兽医专业是原义县农民中专在
1986年经申请开设的大
农专业。1996年义县职业中专和义县农民中专两校合并后一直
为我校骨干专业,从成立到现在一直连续招生,从未间断。199年该专业被辽宁省教育学院确定为辽宁省职业中专中心教研组。
2003年该专业被辽宁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示范专业。机电技术
及应用专业是
2001年学校在调查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和城
镇下岗职工就业再就业情况基础上,与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金杯汽
车分院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后开办的一个新专业。开办后照升态势
好,学生毕业出路宽。2004年,学校经考察,又与青岛博益职
业技术专修学院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使该专业更具活力。
两个专业在师资队伍方面、在教学设施方面均有保证。两个专业
均有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带头人,有足够的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
教师,学历职称合格,且很多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
验,同时学校还聘请了县兽医站、动检站的高级兽医师,辽宁工
程技术大学的高级教授及业内知名人士到校任教,为两个基地建
设提供了师资上的保证。
两个专业的校内实验实习设备先进齐全。2004年省政府为
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划拨了
5万元教学设备,使畜牧兽医专业
在原有实验室的基础上,又建成了两个综合实验实。目前该专业
的专业课开出率均可达到
95%以上。机电专业,2004年学校投
资
12万元建成了五合一电类试验室等,并投资
万元购置了机
电专业实验实习设备,实验开出率也在
90%以上。这些都为下一
步两个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提出论证方案,确保方案实施
在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学校与
2006年
月份提出了“义县
职教中心‘十一五’期间建设畜牧兽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为县
域经济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项目的构想及论证方案”及“义县
职教中心‘十一五’期间建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项目的构想及论证方案”。两个方案提出
后得到了义县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县领导及教育
局领导几次到校研究落实该方案,认为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并同意上报到锦州市教育局和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目前两个基
地的征地、场所等正在落实,学校正在筹集、争取各项资金和进
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十一五”期间两个基地的建设,应
该能如期完成(两个基地的具体内容见论证方案)。
篇二: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论证意见
在进行大数据实训基地建设的论证会中,可以提出以下论证意见:
1.市场需求:当前,大数据技术和应用正快速发展,企业对于掌握大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建设大数据实训基地可以满足市场对大数据人才培养的需求,并提供实际操作和实践机会。
2.教育改革:大数据实训基地建设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通过提供学生实际操作和项目经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3.实践机会:大数据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通过与真实数据和实际案例的接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
4.产学合作:建设大数据实训基地有助于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际项目,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5.创新与研究:大数据实训基地可以成为学术研究和创新的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基地的资源和设施,进行前沿研究和创新实践,推动学校在大数据领域的学术声誉。
6.地方经济发展:大数据实训基地的建设将吸引更多的学生和企业关注该地区,促进人才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这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并提升城市在大数据产业中的竞争力。
7.社会效益:大数据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和培养优秀人才,还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服务。它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医疗保健、金融、城市规划等,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综上所述,大数据实训基地建设具有明显的市场需求和教育改革意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促进产学合作和创新研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还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
篇三: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论证意见
专业建设方案中关于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修改意见
首先,请各建设专业重温以下关于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几点意见: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根据专业和专业群建设的必需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要有充分的调研论证。扩建、新建实验实训室要分开,对于新建实验实训室要按照学院实验实训室建设项目申报的要求填写申报书,作为建设方案附件。
二、方案里关于建设内容的必要性、建设目标和预期效果,要有简洁明了的阐述。必须充分考虑实验实训室建成后的有效利用,建成为产品生产、实践教学、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和科技开发提供良好条件的发挥产学研综合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
三、要统筹考虑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做到内外结合、优势互补。按照工学结合三年不断线的要求,校外实训基地不仅要增加数量,更要加强与基地单位的紧密结合,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确保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落实到位。把探索校企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培养学生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建设内容要详细、具体,比如场地面积、设备名称型号、设备台套数、预算金额等等。建设进度要合理安排,确保能按计划在验收前完成。
根据以上要求,就各专业的建设方案提出以下意见,供参考:
一、制冷与冷藏技术(制冷工程)专业
1、没有明确的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2、缺少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
3、没有建设进度安排。
二、数控技术专业
1、缺少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
2、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大基地的准确表述为:2005年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中,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区域综合性大基地的牵头单位,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护理实训基地获得中央财政250万支持。
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1、没有明确新建实验实训室的场地要求。
2、方案里关于实验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目标和预期效果,没有阐述。
四、家具设计与制造
1、共享型数字化摄影实训室建设可以考虑与计算机系多媒体技术实训室共建。
2、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没有调研论证的内容。
3、缺少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
五、园林技术专业
1、没有明确新建实验实训室的场地要求
2、方案里关于实验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目标和预期效果,没有阐述。
3、缺少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
六、会计专业
1、没有明确新建实验实训室的场地要求
2、方案里关于实验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目标和预期效果,没有阐述。
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内容不明确,没有验收标准。
七、工商管理专业
1、没有明确的实验实训室建设内容,应有清单
2、方案里没有阐述关于实验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目标和预期效果。
八、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家电)专业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没有明确的建设内容。
九、应用化工技术专业
1、实验实训室设备清单应按照实验实训室分开列表。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没有具体的内容,以及时间和建设资金的安排。
十、护理专业
1、没有明确新建实验实训室的场地要求。
2、方案里关于实验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目标和预期效果,没有阐述。
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没有具体的内容,以及时间和建设资金的安排。
十一、酒店管理专业
1、过于简单,没有阐述关于实训基地建设内容的必要性、建设目标和预期效果。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没有具体的建设内容。
推荐访问: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论证意见 论证 基地建设 实训